军民融合战略持续深入 东方红深耕航天生物技术应用转化

时间: 2017-08-21 10:21    来源: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技术成果得以向民用转化,“航天技术应用”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主题为“中国航天聚焦军民融合发展”的第八期钱学森论坛上透露,我国航天领域已经有2000多项技术转为民用。“高大上”的航天技术,正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军用、民用技术的界限已十分模糊,军事专用技术比重已不到15%,而军民通用技术超过了80%。国防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十分显著。从欧美航天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但是对相关产业带动高达1:7至1:14。可以看出,太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产业等新兴领域最活跃、最有创新力的一个高科技领域。而在航天科技运用中,空间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都是全球航天科技的关键一项。

\

    从60年代起,前苏联、美国都做了大量的微生物航天搭载实验,做了大量的微生物航天搭载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在宇宙空间的生长状况。从大量研究表明,空间各种条件如宇宙射线、交变磁场、微重力、高真空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某些研究己经从分子学水平得到验证。微生物生长周期短、体积小、重量轻、易变异等优势,决定其在航天诱变育种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空间微生物搭载,对微生物来说是内源性变异,不同于转基因等外源性突变,可安全应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从1987年以来,基于微生物经航天搭载在空间条件下产生各种显著的可遗传变化,开始了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迄今为止,我国先后发射过10多颗返回式卫星,神舟系列飞船等,在这些航天器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千个微生物菌种、农作物及植物种子的搭载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不仅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太空水稻、太空蔬菜、太空花卉等,以东方红公司的“红曲菌”、“东方红一号菌株”等航天搭载微生物菌株研制而成的系列空间生物制品也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庭,不断创造着航天生物产业化的成功先例。
 

相关新闻